搜索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客服组: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
-

CONTACT  US
86-10-5830 2176

 

top

 联盟简介  |   成员列表  |  联盟动态  |  REITs行情  |   REITs百科   |  联系我们  |  给我留言

COPYRIGHT@中国REITs联盟 China REITs Alliance 京ICP备1500375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北京

行业聚焦

资讯详情

领汇北上破局

分类:
行业新闻信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5/03/04 11:15
  79岁的方永宏,挽着77岁的太太李彬华,在商场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过来乐富很方便,有地铁。这个商场不错,可以来买衣服、逛街市、吃东西。”方之前是山东大学教授,退休后来到香港,而他太太,已经在香港生活了30多年。
  这里是香港典型的老市区。乐富广场(Lok Fu Plaza)位于香港九龙黄大仙乐富联合道198号——作为香港18个行政区之一,黄大仙区以著名的黄大仙祠命名,位于九龙半岛东北面。黄大仙祠在香港香火最旺,每到大年三十,大批信众会涌进黄大仙祠,抢头炷香祈福。
  冬日的阳光很好,温润而不晃眼。乐富的味道丰富,一路逛过去,能闻到烘焙的香气、发廊的药水味道、药房浓浓的中药味和茶庄的清香。
  一般在周一下午,商场里大多是老人,拄着拐杖,或者坐着轮椅。走廊上有一些休息区,他们坐在凳子上晒太阳。一位89岁的婆婆说她喜欢和朋友在这里聊天,也有老人独自坐着休息,一位阿伯用手机大声放着戏曲。商场有坡度的地方两边都有扶手,地上有防滑条(像是方便轮椅人士使用的坡道)。
  乐富商场的门上,贴着“欢迎导盲犬进入”。一楼有个平台,墙上刻着壁画“八仙图”,配字如下:“汇聚乐富街坊情”。
  和中国内地许多富丽堂皇的商场不同,乐富是建在社区之中——周边不到100米处,就是居民楼。商铺大多不大,贴近生活,除了一般商场常见的服装店,还有一些连锁品牌店和个性小店——化妆品、电器、书店、琴行之外,乐富还有快图美(冲洗照片和打印的连锁店)、宠物用品商店、美容纤体店和发廊、地产中介、基督教会、菲佣雇佣中心、小学和初中课外辅导班,以及几家私人诊所。
  这只是领汇管理有限公司(The Link)在香港的180个商场之一,其旗下的领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The Link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REITs),是首家香港上市及亚洲市值最大的REITs,由领汇管理,公众持股量达100%。
  乐富是领汇目前最具规模的“重点商场”,有36000平方米可零售面积。从2008年起,领汇为物业进行耗资超过4.23亿港元的提升工程,于2011年年初全部完成,乐富还成为领汇旗下首个开设官方独立网站的商场。
  2015年元旦前夕,在广州文华东方酒店,领汇行政总裁王国龙接受了《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他们全体管理层,刚刚在这里开过年度会议。这是他首次面对内地记者,普通话还不太灵光,戴副黑框眼镜,灰黑西装,竖条衬衣,笑容温和。
  “和一般房地产商不同,我们做商业零售地产,资产管理是其中重要一环。”王国龙说,领汇经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为社区创造价值,主要是对现有的物业进行资产提升工程,改善物业的素质,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租户提升营业额。他们的业务越好,我们的资金收入也越好。“就亚洲来讲,领汇的信贷评级在房地产业里是最高的,平均融资成本只有2.8%。”
  截至2014年8月1日,领汇在香港旗下的物业组合包括楼面内部面积约1100万平方英尺零售物业,以及约78000个泊车位,目前在香港拥有的物业价值是1250亿港元,排名第一。
  9年前的2005年11月25日,领汇在香港上市,第一任董事会主席为郑明训,2007年由苏兆明接任。2014年12月8日,领汇成为50只蓝筹股之一,排在第20位,于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三。同日,领汇纳入恒生指数,成为指数成分股。
  2014年岁尾,领汇北上破局。
  11月10日,领汇宣布与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意向书,双方就万科旗下深圳龙岗万科广场之合作事宜,展开洽谈。
  根据公告,领汇拟洽购深圳龙岗万科广场八成权益,包括若干临街商铺及停车位。市场预计,以当下龙岗区域价格水平计算,该广场总值逾人民币20亿元。
  深圳龙岗万科广场项目,位于龙岗中心城总体城市规划的新城中心,龙翔大道7188号,2013年12月21日开业,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2014年圣诞节下午,广西女生阿兰在深圳龙岗中心城遛狗,她之前住在深圳福田区的下沙,后来嫁给一位香港人,就搬到龙岗。“以前这里比较荒凉,后来3号线开通后,就方便多了。旁边住了很多像我这样的小白领。”
  1961年,简•雅各布(Jane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推崇城市的多样性。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在深圳市政府的规划中,作为深圳市面积最大的市辖区,龙岗与香港、东莞、惠州等城市处于“30分钟交通圈”内的城区,就在珠江口东岸发展轴脊梁上,正体现了“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面对内地巨大市场的诱惑,早在2013年年底,领汇就和万科签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在中国寻找合适的项目。直到2014年2月,领汇和万科在深圳龙岗的项目上,一拍即合。
  “万科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发展商。”领汇投资总监陈淑娴毫不掩饰对万科的认可,她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万科的市场定位是领汇比较看好的人群,目前都是中产阶层,市场潜力很大。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显示,中国在今后15年之内,即2030年之前,潜在的中产以上的家庭,将从1.21亿个上升到3.2亿个。
  这无疑是领汇和万科梦想已久的庞大市场。BCG巴黎分部、负责大众消费的合伙人兼经理StéphaneCairole日前告诉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这主要因为人口因素,此外中国的工业发展,使中国富裕的中产阶层逐步、强劲地增长。
  陈淑娴相信“未来10年,中国中产的人口会增长”。StéphaneCairole提供的数字她更愿意看到:“68%的中国消费者宣称2013之前的12个月内,购买东西数量少了,但质量有所提高。在法国,这个比例只有55%。”
  “对于龙岗项目,我们和万科签了排他性积极调查协议,希望春节前会有结果,”至于具体细节,陈淑娴表示无法透露太多,“和万科是合作模式,比例80:20,除了龙岗项目,别的也在看,我们觉得要一步步来,还是比较谨慎的。”
  领汇REITs的野心更大——不仅仅想以管理者的身份介入万科商业项目当中,也不排除未来万科将授予更多项目给领汇的可能。在具体交易进展上,王国龙也证实,需数月后才能完成收购。
  领汇显然提前嗅到了更大的商机。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创近6亿平方米的历史新高;硬币的另一面是——2015年保障房任务量高达700万套,融资一如既往地困难。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试图寻找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允许各地政府回购商品房作为公租房,开发商也能自行经营租赁,且可以将租赁房打包为REITs进行融资。
  不同于资产包在机构间的“击鼓传花”,REITs就像是让买不起整栋购物中心的普通公众,以较低门槛参与商业物业投资——形象地说,类似于通过持有购物广场的一块砖,来享受物业增值带来的收益。
  “以商业地产作为基础资产的REITs,在国外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金融产品。美国权益型REITs高达7000亿美元,而且投资门槛非常低。”中国首只商业地产基金和专业房地产资产管理机构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解释,REITs以租金回报和收益分红为核心,是介于传统的普通股票投资和债权类投资之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稳健型投资品种。
  “REITs在美国普遍应用在运营和管理商业不动产上,例如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和产业园等,但在中国,却一直是房企难以逾越的一道高墙。”苏鑫说。
  中国楼市目前到了最艰难的时候,没有REITs,接下来该怎么办?
  2015年1月14日,住建部提出,要大力发展住房租赁经营机构、积极推进REITs试点等重大措施。
  春江水暖鸭先知。2014年,中信证券和苏宁云商开始试水REITs。12月19日晚间,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确认,已将旗下11家门店物业的相关资产权益作价人民币43.42亿元,全部转让给“中信华夏苏宁云创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此前的2014年4月,中信证券发行的REITs产品“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总规模逾人民币50亿元,投资标的为北京中信证券大厦及深圳中信证券大厦,目前REITs产品销售告罄,顺利在深交所挂牌交易。
  而苏宁REITs产品的突破在于——有效解决了优质资产所有权与流动性困境,此举将使得苏宁2014年年报扭亏为盈。苏宁原本去年亏损额预计不低于人民币11亿元,而这一项目将给苏宁带来人民币13亿元的税后净收益。
  然而REITs真正落地,依然困境重重。在目前的金融监管环境下,中国房地产证券化产品离典型的REITs差距很大,开发商的担保责任、物业抵押、股权转让、收益率等都受到严格的限制。
  在美国,单边税收是REITs规模庞大的主要原因,中国现有的税法框架下,通过长期持有物业获得租金收入再进行分配,需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收——这在无形中推高了可供选择的物业资产门槛。
  “如今中心城市政府出让的混合用地很多,住宅型房企不能回避商业开发,但REITs一直存在法律壁垒,资金压力无法缓解,就会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规模的发展。”华远地产原董事长任志强对此颇多怨言。
  万科高级副总裁毛大庆亦左右为难:虽然中国地产企业开始做一些商业地产项目打包上市的散单,但政策限制及交易平台的缺失,使得房地产金融化仍颇多阻碍。此外,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资产规模,也可能限制其资产证券化的进展。
  毛大庆更为担心的是,当中国的房地产逐渐远离简单的大开发模式,经营型的物业会越来越多,如果这些经营型的物业仍是一堆重资产,没有资金流量的盘活,可能要出大问题,银行也不可能接受这么多资产抵押。
  2014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REITs试点工作。随后,根据住建部的相关部署,将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大城市展开保障房REITs试点。
  在中国房地产转型的关键时刻,经营型不动产走到房地产舞台中央。不少业内人士相信,这一定会推动政府出台REITs相关政策,否则“这出戏真的唱不下去了”。
  作为亚洲市值最大的REITs,领汇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机会。对于中国相对有些饱和的商业项目,陈淑娴说,领汇的目标是做中产阶层生意,重点考虑一线城市,对沿地铁或靠近新交通要道的社区,都会比较有兴趣。
  “我们在香港有10多年的经验,是香港最大的商业房地产业主,怎么把新城市、新社区的人均消费模式带起来,我们在香港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在内地派上用场。” 陈淑娴说。
  翟迪强更看重可持续性发展,这位领汇的财务总监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除了人们常说的客户体验,商户也要有体验。“商户非常挑剔,为什么到你的商场,不仅因为你给他很好的租金,主要看你这个经营者懂不懂得经营。”
  翟强调说,经营上除了硬、软件,社区如何互动,跟当地政府也有关系。现在有很多业态内地没有,领汇是可以发掘的,比如服务的提升——除了美容、美发,领汇还有中西医,以及宠物服务、儿童和老人的服务等。
  她很钟情这样闲暇舒适的时光,这位附近宣道中学(Christian Alliance College)的学生,一年来,见证了这个商场的“起死回生”。
  H.A.N.D.S位于香港新界屯门乡事会路。屯门,古时又称团门、段门,是位于新界西部典型的香港新兴卫星城。
  从地铁荃湾站乘公汽、走屯门区门公路,左手是大海,向西前进约20分钟,白颜色的高层住宅群逐渐映入眼帘,这就是屯门街道。
  屯门街道的构造,与日本填海造地建起的大型小区,非常相似——在众多的住宅群中,有公园、超级市场、公共市民会堂等,小区任何一幢住宅,都是直插云霄的高层建筑,多数有30-40层。成为卫星城之前的屯门,自古就是与贸易、渔业联系在一起的港口街镇。
  H.A.N.D.S是领汇自2005年上市以来,最为大型的项目。此前的友爱和安定商场,1980年代落成,开始服务区内居民,楼面内部总面积大概17500平方米,停车位数量1326个。领汇接手之后,两个商场重新定位,并整合成领汇位于屯门的地区旗舰商场。
  2014年12月13日,在H.A.N.D.S ,领汇高级企业传讯主任高咏诗(Fiona W.S ko)对《商业周刊/中文版》说,资产提升后,共约180家店铺。设了1326个车位的立体停车场,是屯门地区最大的。
  欧珮珮(Sandra P.S Au)则详细提供了更多的对比数据——这位领汇的物业管理助理总经理,正是负责H.A.N.D.S。“该项目2014年年底竣工,资本支出是4.77亿港元。”
  尽管觉得比以前漂亮了很多,黄晓霖并不算太领情。“现在是比之前大了很多,但护肤品也贵不少,之前的牌子都换掉了。吃也比之前贵很多,现在一餐都要三四十港元,之前才20多元。”
  对于黄宵霖这样的学生,可能有些负担不起。她现在和同学吃饭,要去比较远的地方,如果吃个车仔面,得走5-10分钟。“以前吃的店,现在除了威威小食都没有了。之前的店因为租金高,搬走了不少,现在和朋友不大会到这儿来吃东西了。”黄晓霖有些郁闷。
  而对领汇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无奈的现实——居民服务和商业利益之间,该如何平衡?翟迪强回应称,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过去很多年零售商铺租金的高昂程度,都是世界第一、第二位的,领汇经营的主要是中档商场,租金跟一线地铺租金,距离很大。
  “眼镜一品”的老板CharlesCheng倒表示理解。“租金还可以接受,大家都说价格加了,其实很多人工也加了。人流量也还行,主要是附近的住户。这里靠近深圳,房价是香港最低的。管理也还OK,开店前装修要他们approve(批准)才行。”
  “过去几年,我们的出租率一直在改善,现在达到94%,这可能因为我们商铺租金相对来说,本地企业是可以负担的。”翟迪强说,领汇是用内部面积计算租金,现在每平方英尺每月40多港元,相比于铜锣湾、旺角一线差很远,它们平均至少500-1000港元以上。当然地点不同了,也不能直接比较。
  “不过那些地方你会看到更多国际性品牌,我们这些商场更多是本地品牌。也有一些品牌原本在一线地区,近几年因为租金贵而选择了领汇的商场。”翟迪强说。
  对此Charles Cheng很坦诚,“这个商场刚好缺眼镜店,来这里逛的主要是老年人,也有年轻点的第二代。这个区域本来是给时装店的,但我这边还蛮fashion(时尚),因此才让我在这里开店。”
  澳洲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上世纪50年代,随着澳洲的住宅地产开发向郊区扩展,社区商业在澳洲开始兴起。最初就是为满足和方便郊区居民的日常性购物,模式为“主力店+各种专卖店”。主力店所承受的租金水平是最低的。专卖店则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零售业态,都是邻里商业中心所欢迎的租户。
  黄晓霖这样的周边居民,可能更喜欢H.A.N.D.S的释义——Have a nice dayshopping(度过一个美好的购物时光)。
  领汇已经在香港深耕细作了10多年,多达180个商场。万科对于社区商业亦是雄心勃勃——仅在北京区域,万科社区商业计划每年至少开业1个生活广场、2个新五街和3个邻里中心,还将根据客户需求推出外卖、宠物托管、远程洗车等服务,将互联网思维和社区O2O结合,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新型智慧社区。
  王健林掌控的万达广场,曾经在电商领域做过尝试,并不算成功。翟迪强不太担心这个问题,O2O确实是趋势,香港网购虽发展得快但比例不高。“我们参考了香港和国外商场竞争的经验,主要还是怎样和商户配合。总有很多事,你对着电脑和手机是做不到的,比如买日常用品、衣服、运动鞋等,最少有10个不同的理由让你走进的商场,才是个好商场。”
  翟举例说,比如餐饮比重要大一点,领汇在香港的商场,20%-30%面积是餐饮,内地大多只有10%多。领汇在内地的项目,至少也要做到20%以上,才能提供不同类型的餐饮。而在娱乐方面,可能是溜冰场、电影院,包括一些儿童乐园。
  “总之不管如何,我们一定能找到10个理由,”翟迪强笑了笑,表情看起来很执着,“我们在香港主要提供日常消费品,娱乐没那么多,香港人网购比例也没那么高。我们做住宅区中档商场,娱乐、餐饮这些一定不能少。现在内地商场也开始走这类路线,这是大趋势。”
  “我们营建的,其实是个快乐社区。”领汇企业传讯及对外关系总监卢炳松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领汇的理念,英文是Link(连接),就是把人联系在一起。“为此我们才注重细节,把快乐带给他们,商户生意好、居民购物舒心,才能多赢嘛。”
  王国龙更希望领汇旗下的商场,成为人们除了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个地方”——如果人们感觉这是他的“第三个地方”,就会经常花时间来领汇的商场,来得多了,自然就会买一些东西。
  内地现在不少商场的理念,王国龙并不太同意。“他们思维有些陈旧,以为建一个商场,就会有人来,这是不一定的。商场建得再多,没有人购物,还是不行的。”
  领汇非常重视顾客的体验。“我们甚至有专门的团队,做社区消费形态数据的研究,要注重很多细节”,卢炳松举例说,内地冬天北方很冷,很多顾客到商场,暖和,希望能在里面待一天。广州夏天热得要命,周末过来商场,吹着免费的冷气,还是很舒服的。
  方永宏挺赞同卢的说法。商场就在家门口,还是方便。平时一般都是来乐富买吃的、用的,高、中、低都有,选择余地大。“我们比较喜欢广东清淡的味道,也有北京菜。百佳、UNY都有。”
  太太李彬华拿起一根黄瓜说,虽然比内地贵,这儿七八元(港币)一斤,青岛黄瓜2元钱(人民币)一斤,但比内地干净多了。不能讨价还价,挑好就买走,信誉好,还能刷八达通,有时还有优惠。
  细节决定成败。或许和出身投资银行有关,52岁的王国龙做事注重细节,不急不缓,2009年1月加盟领汇之后,先后担任首席财务总监、执行董事,并于2010年5月继任为行政总裁。
  在王国龙看来,领汇的特点主要在服务水平方面,“比如对于客户的疑问我们会耐心解答,然后还有整体的管理,甚至细化到灯光的控制等。进入商场,舒不舒服,灯光和气味,这些都很重要,必须给大家一个很舒服的环境去购物。”
  2014年12月13、14日,《商业周刊/中文版》去探访了乐富街市。这里看起来和普通街市一样,有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和生猛海鲜。和普通菜市场不同,这里宽敞明亮,没有异味,地上也没有积水(每个摊位周围都有一圈下水槽)。有中央空调,门口有手推车,还有公平秤,每个摊位都有名字,可以刷八达通。中间区域基本是蔬菜、果肉、海鲜,周围一圈有餐饮和其他商户——小餐馆、连锁餐厅、龟苓膏、寿司和厨具商店,以及洋酒行等。
  在乐富的一个海鲜摊位前,穿着高跟鞋的年轻靓女陈欣欣说,“我从中学就住在这边,经常过来买菜。这边2014年才翻新的,以前比较乱,现在很干净,东西也比以前多一些。这个手推车挺好的,买的东西如果很重,可以放在上面。想买的东西基本可以满足,但黄大仙那边东西会多一些,也便宜很多,走过去虽说才10分钟,但多半还是来这里,更近。”
  “有些人觉得很多小商店没有了,因为这里如果没有品牌,是不能租商场铺位的,这是一个trend(趋势),没办法,整个香港现在都在变成这样了。”陈欣欣说。
  领汇的得意之作,还有被称为“大脑”的中央控制室——美国Honeywell公司所生产的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简称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如同高速公路局的中央控制室,这个系统,一共监控着领汇旗下的69个商场。2012年1月开始启用,控制室每天从早上6点点到晚上11点,一共3人,365天轮班,每个人大约看23个商场。整个系统都是电脑控制温度,人只是起到监督作用,通风扇都可以用电脑控制,出风温度和商场温度也能分别显示。
  “天冷时,系统会关闭冷气,但会确保商场里面通风,这样省电。整个系统成本不小,但长远来讲,省下来的电费,还是能将成本赚回来的。2013年比2012年,少了2000多万港元的电费。” 高咏诗说。
  这是摆在领汇面前的现实问题,王国龙确实有点精打细算。“这也没办法。商场营运最大的3个费用,就是人工、电费跟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税。每年租金增长比通胀高一点,营运费用增长比通胀低一点,那么我们的利润率就会提高。”
  作为香港最大的“商场地主”,“过去5年,我们给投资者的回报年均有26%。如果他们投资香港的房地产公司,过去5年每年只有10%左右。”翟迪强说。
  领汇看中的是长远利益。陈淑娴强调说,投资地产、物业,主要看长远价值,不是看短期的,开发商要看未来几年的开发利润,跟万科合作刚好优势互补,他们懂得开发,我们懂得经营,这个风险主要看市场。在一个开发周期里面,他们是前期的,我们做后期。
  王国龙解释说,“开发商开始运营时,只是一块地。REITs最主要是基金流很高,较为稳定的,不是靠买卖的,是长期拥有的。就像刚才说的是互补的,我们投资目的不同。”
  至于具体的合作模式,翟迪强说,“这个项目领汇跟万科是共同拥有、共同管理的模式,香港规定REITs的投资者必须控股,我们这个项目持股80%,他们20%。”
  虽然同为轻资产举措,毛大庆强调和领汇、麦格理的合作模式不同,万科2014年与东方藏山的合作值得总结。“与领汇的合作还没落地,不便多说;和麦格理是单项目合作,不是资产包,也不是大型合作。”
  与和领汇合作的模式类似,毛大庆还透露,与东方藏山具体合作模式都是持股。万科持股较少,东方藏山是大股东,万科将进行项目的营运、管理,并收取服务费。
  “领汇目前在香港拥有的物业价值是1250亿港元,未来我们对内地的投入不会超过其10%,因为刚起步,要慢慢来。”翟迪强心态看起来很好,“我们投资内地,最主要做一些中端的商场,尤其是不同住宅区的商场。我们暂时不会到市中心和商业中心,拿高档的项目。目前主要跟内地的住宅开发商合作,去做社区的商场。”
  中国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近日在香港参加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中国2020年城镇人口会达到8.7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世界最大规模,而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仍是拉动内需,主要还是房地产。
  相比领汇和万科的商业化需求,高政轩思考得更为深入,他告诉《商业周刊/中文版》,城镇化涉及的利益方太多,而社区商业中的“多方利益均衡”,其所指涉的“多方”是否除了政府、居民与地产开发商外,还要将外来人口的“城市权”也纳入考虑?
  这位台湾现代建筑学会执行长、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地理学博士,考虑更多的还是中国的城市化问题,尤其在目前中国土地财政的困局之中,曾经列入“克强经济学”重要改革措施的城镇化,如何落地,前程堪忧。
  他为此反问,一个只有20%的公共空间的城市,称为工业城市,有40%的公共空间的城市可称为宜居城市,有45%以上的公共空间的城市则是花园城市。比如类似“北上广深”这样越发庞大的中国城市,又将成为什么样的城市?
  翟迪强在意的,还是现实的商业问题。内地人购物以前都去中心区、商业区,但是一线城市市中心的地差不多已经全部开发了,现在旁边会有许多新的城区——卫星城,一些年轻人因为市中心房子太贵了,更喜欢住在周边地区。“比如我们投资深圳龙岗那个小区,差不多有40多万人,主要是一些年轻的家庭,他们的购物习惯和喜欢的产品也主要是中档的。我们现在也是集中找这一类的项目。”
  领汇北上的节奏并不着急。王国龙说,“暂时从南中国、从珠三角开始,广东省大的城市我们都有留意,深圳是第一步,然后是广州和珠三角的一线城市。”
  方永宏和太太李彬华如今在香港,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阿兰尽管抱怨香港老公太辛苦、收入太低,自己还迟迟不能拿到香港身份,但“住在龙岗也挺惬意”。Charles Cheng希望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任何时间都是好的时间,关键是项目。”尽管内地房地产现在不是很景气,王国龙觉得领汇这时来内地,还是合适的。“我们注重长期收益,”王国龙突然有些羞涩地笑笑,“领汇很看好内地市场,为了能更有效地沟通,我的普通话太差了,得好好练练。”
关键词: